柬埔寨年轻一代通过珍娜,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。
作者:徐力婧,叶华夏
6月23日,柬埔寨小公主诺罗敦·珍娜现身深圳,开启了她在这座现代都市的精彩旅程。她先游览了南头古城,打卡拍照,还品尝了当地独具风味的椰子鸡。随后,在南山万象天地,她与智能机器狗偶遇,亲身体验了未来感十足的赛博遛狗乐趣。
紧接着,珍娜走进深圳大学舞台,献唱了自己去年推出的中文单曲《一起说Hi》,她甜美的歌声和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·珍娜亮相深圳。
作为“Z世代”的中柬文化使者,珍娜对中国并不陌生。近年来,她多次踏足中国大地,探访多个城市,收获广泛关注。
展开剩余85%她是柬埔寨已故国王西哈努克的曾外孙女,不仅身为王室成员,更是一位活跃在柬埔寨娱乐圈的多才艺人——演员、歌手和舞者。家族的熏陶使她精通汉语,热爱并尊重中国文化。2020年,她随家人首次访华,云南昆明的美景美食令她印象深刻。
去年10月,珍娜访问中国西藏,参加了珠峰诗歌音乐会,与当地少年合唱团合唱中文歌曲。
·珍娜在西藏。
今年初,她来到北京,录制了《非常美中轴线》电视节目。节目中,珍娜乘坐前门铛铛车,和小学生们聊起北京中轴线的历史,体验当地文化。
此后,她又走访山东临沂,品尝海肠捞饭,并用中文唱起了民歌《沂蒙山小调》。
·珍娜演绎《沂蒙山小调》。
珍娜回忆在中国的点滴经历时说:“从烟台的海滨到西藏的高山,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的美丽。语言和音乐,是两国加深信任、建立长久友谊的桥梁。”
她在中国社交平台开设个人账号,粉丝数量已超过10.6万,经常分享生活和表演视频,赢得大量好评。
·珍娜的中国社交媒体账号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问题专家鲍志鹏认为,青年交流尤其是“Z世代”已成为中柬民间交往的主力军,珍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通过她,柬埔寨青年对中国的理解日益加深。
明星身份下的传统守护者
珍娜出生于多元文化交汇的家庭。2011年,她在法国巴黎诞生,母亲是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孙女诺罗敦·波帕莉,父亲是法国人。两岁时随母亲回到柬埔寨,获得公主头衔。
·珍娜。(资料图)
她融合父母的优良基因,五官立体,气质非凡。母亲波帕莉公主鼓励她进军时尚与娱乐领域,幼时就系统学习传统礼仪、唱歌、舞蹈与表演。6岁起,珍娜正式进入公众视野,开启演艺之路。
2022年,她发行单曲《You,Da,One》,网络好评如潮。去年凭借电影《鬼气球》表现出色,荣获柬埔寨亚洲电影节最佳新人奖。
·童年时期的珍娜。
除了演艺事业,珍娜积极利用影响力推广柬埔寨本土文化,频繁在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穿着传统服饰、跳传统舞蹈的精彩瞬间,备受赞誉。
今年2月,她赴卜迭棉芷省,与当地美食博主合作拍摄美食分享视频,向村民和小朋友传递乡村生活的美好。视频发布后,点赞数接近百万。
·珍娜(右二)与柬埔寨美食博主一同推广本土佳肴。
她希望更多柬埔寨人支持本国文化发展,立志将高棉文化艺术推向世界舞台,展示柬埔寨的创造力。
友谊接力,薪火相传
珍娜将演艺事业重心放在中国,离不开两国间深厚的情谊。2023年,她身穿柬埔寨传统服饰,首次亮相中国央视频道《美美与共》,献唱多首歌曲,其中《怀念中国》尤其动人。这首歌由她的曾外祖父、西哈努克亲王创作,表达了对中国的深情。
·珍娜演唱《怀念中国》。
西哈努克是柬埔寨的独立之父,也是中国人民熟悉亲切的友人。1965年他访华时写下《怀念中国》,歌词中流露出对中国的敬爱与感激。
“你是一个大国,毫无自私和傲慢,谦逊有礼,平等对待每一个人……”珍娜的歌声唤起了人们对西哈努克及中柬友谊的美好回忆。
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,时任柬埔寨政府首脑的西哈努克与周恩来总理相识。三年后,周恩来访柬,双方签署《中柬联合公报》,正式建立外交关系。
几十年来,双方友好往来不断,中国企业为柬埔寨修建基础设施,惠及民生。
1960年西哈努克宣誓成为国家元首,1970年亲美派发动政变,他在危急时刻前往北京寻求帮助。毛泽东主席接见他,强调中国援助是无私奉献,不求回报。
1975年,西哈努克返回柬埔寨,担任国家元首,后成为国王。2004年退位,长期居住中国,2012年在北京去世。
·西哈努克。(资料图)
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,他毕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。如今,这份友谊的接力棒交到了珍娜手中。
珍娜坦言,越来越多柬埔寨人学中文,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带来的成果。“如果中国的帮助不切实,怎会有这么多柬埔寨人热爱学习中文,喜爱中国文化呢?”
监制:张勉
编审:陈佳莉
编辑:尹洁
(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转载请添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。欢迎投稿及提供新闻线索,邮箱:tougao@hqrw.com.cn)
发布于:山东省涌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